健康不负重
肥胖,已悄然成为现代人健康路上的“绊脚石”。这种由体内脂肪过度积聚引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还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的高发密切相关,是诸多疾病的“导火索”。面对这一挑战,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管理体重!
一、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
身体质量指数(BMI)常被用于衡量胖瘦,BMI = 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范围为 18.5 - 23.9。不过,BMI 只是参考,运动员等肌肉量高人群,BMI 可能超上限,但并非肥胖;腰围也是关键指标。
表 1 成人超重和肥胖分类
分类 |
BMI值/(kg ·m-²) |
肥胖 |
BMI≥28.0 |
超重 |
24.0≤BMI<28.0 |
体重正常 体重过低 |
18.5≤BMI<24.0 BMI<18.5 |
表2 成人向心性肥胖分类
分类 向心性肥胖前期 |
腰围值/cm 85≤男性腰围<90 80≤女性腰围<85 |
|
男性腰围≥90 女性腰围≥85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
二、合理膳食、科学运动
久坐办公、出行依赖交通工具,能量消耗少,收支失衡,脂肪自然堆积;压力与不良习惯也“助力”肥胖,压力下激素失衡易致腹部肥胖,熬夜扰乱生物钟,影响代谢,脂肪分解变慢;遗传因素更像隐藏开关,若父母肥胖,子女肥胖概率超 40%,某些基因变异影响食欲、代谢,让长胖“易如反掌”。管住嘴、迈开腿,老生常谈却最是真理。饮食要营养均衡,蔬果谷物打底,优质蛋白跟上,控制油盐糖,避开深加工零食;规律运动不可或缺,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快走、慢跑皆可,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搭配力量训练,增肌塑形,提高代谢;作息调整别忽视,每晚睡够 7 - 8 小时,让激素、代谢归位。
三、保持积极心态
减肥非朝夕之功,莫被“月瘦十斤”噱头迷惑。极端节食、滥用减肥药,短时间脱水、减肌,看似减重,实则伤身体、易反弹。减重应循序渐进,每月减 2 - 4 斤为宜,这是身体能适应、成果能巩固的节奏。减重期平台期常见,莫焦虑沮丧,压力大时身体会囤脂自保。心理减负同样关键,学会排解压力如:冥想、深呼吸,疏解压力,摆脱情绪性进食。轻松平和心态是持续健康管理的基石。
健康体重是贯穿一生的功课,以科学方法为刃,斩断肥胖“枷锁”,定能重拾轻盈活力,奔赴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