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f417955--2025-001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平博888 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5-03-28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 | 有效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不断探索民政工作新机制,谋划发展新思路,全面提升民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使全区民政工作整体再上了一个新台阶。深入推进老年助餐暖民心工程,切实提升老年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调研我区老年助餐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洪鹏社区食堂和施尧村幸福食堂列为全省老年助餐现场会参观点位,孙洪山副省长、省民政厅李明生厅长给予了充分肯定。“慈善小篷车”关爱低保家庭项目获江西省政府第三届“赣鄱慈善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建军对我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与区委宣传部、区妇联联合承办了南昌市第二届“树文明新风 向幸福出发”集体婚礼活动。人民网-江西频道、新华网、央广网等众多主流媒体对我区养老、慈善、社会组织党建和移风易俗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召开专题调度会18次,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强力有序推进;出台了《平博888 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信息比对长效机制》、《平博888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信息核查比对方案》等5个制度,坚持将制度建设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组建了6个局督导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到一线排查“人情保”“关系保”问题,信息比对9000余条,入户核查600余户,电话回访240余户;对全区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异地购置公墓)、3个千秋堂、五项减免及生安葬奖补政策的落实进行了全面的摸排;通过对信访投诉、巡察整改、审计整改的自查自纠,查摆出问题256个,已全部整改完成,追回资金8.6万余元,补发资金6.4万余元。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社会救助工作。一是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我区按时做好城市低保、特困供养等人员的帮扶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2024年度社会救助提标提补工作,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1421.7234万元,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785.48元,发放特困供养金257.635万元,特困人员护理补贴40.37万元。二是发挥临时救助和“救急难”作用。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78人次 71.62万元,非本地户籍救助22人次3.06万元,下拨临时救助备用金32万元。三是开展了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社会救助宣传月、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四是以益民社区范围内的长期居住低收入人口为切入点,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家计调查2596 户。四是开展了《凝善聚爱,“益”同前行﹣﹣困境家庭帮扶项目》,开展救助帮扶活动5场,服务群众400余人次。
2.儿童福利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保障标准提高90元,达到每月1590元,将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护理补贴提高20元,达到每月1500元,累计发放各类补贴90万余元。二是在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完成流动儿童数据录入、建立档案920份。三是联合区关工委、南青基金会等,开展个案服务、送文体用品、参观博物馆、户外防溺水演练、交通安全体验、消防安全体验等活动,惠及130余名困境儿童。
3.慈善工作。一是开展了“慈善情暖万家”、“爱心守护照亮童”、“慈善益站”、“慈善走访孤儿”、“农工商助学”、“临时应急补充救助”、“低保重病家庭”等活动,发放各类善款156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万余人次。二是联合医保局,为全区2000名困难群众购买了青云“暖心保”大病保险25.6万元,为30多名医疗费用大、专项救助未能覆盖或专项救助后仍存在困难的家庭提供慈善救助。三是“慈善小篷车”服务低保家庭5456人次,补贴困难群众30.5万元。
4.深化婚丧领域移风易俗。一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婚嫁彩礼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平博888 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等文件,建立了新婚信息跟踪回访机制和台账。做好了彩礼动态监测和婚俗改革宣传工作。二是推出了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和网络预约等服务方式,提供延时错时和网络预约服务,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没处办事”的困扰。三是结合“5.20”“七夕”等关键时间节点,围绕移风易俗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集体婚礼、集体颁证、婚恋交友活动28场。四是出台了《平博888 占道殡葬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了占道殡葬问题“事前引导、事中处置、事后问责”的发现报告、劝导干预、集中执法、问责处置的联动反应机制。五是探索“丧、葬、祭、传”四位一体模式,在楞上村、黄溪村建立了“礼厅式”追思堂,打造了绿色环保的集中治丧场景。认真审核“五项减免”信息,减免44人68508元,落实生态安葬奖补3人7000元。
5.社会组织管理。一是全区共登记社会组织264家,均已录入“数字民政”社会组织管理系统。二是通过“数字民政”社会组织管理系统对150家社会组织进行年检,参检率58%。三是指导社会组织打造了“银巢的阳光”助老项目、“呵护成长”关爱困境儿童、“探索奥秘 科普无限”等一批具有创新性、专业性、示范性,社会效益良好的品牌项目。四是对48家“僵尸型”社会组织立案并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联合公安、民宗等部门,取缔了非法社会组织“熊坊教会”。五是组织区内社会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185个、就业见习岗位220个。六是引导社会组织开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民生活动,组织实施精康家庭赋能、银发小天使、村社联盟、鹤发与童颜、“女性快递从业者增能计划”家庭支持服务等公益服务活动200余场,服务3万余人次。
6.区划地名管理。一是完成了国家地名信息库的行政区域类数据完善、更新和复核工作,涉及数据审核任务数97条(街镇6条、社区村91条)。二是利用微信小程序采集上传了惠农助农兴趣点349处,上报乡村命名13条道路,开展“朱姑桥梅村”等地名文化遗产申报,乡村地名列入平博888 第一批保护名单56处。三是组织开展了三(家店)洪(都)行政区域界线、青(云谱)青(山湖)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签订了平安共建协议书,维护了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
7.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一是新增了施尧村、熊坊村、洪鹏社区、洪光社区和黄溪村幸福食堂家5家幸福食堂,服务老年人4.1万人次,送餐上门0.8万人次。全年接待省内兄弟市、县(区)30批次300余人考察调研区老年助餐工作。二是新增了黄溪村“一老一小”幸福院,总投资200万元,建筑面积1215平米,可服务周边500名老年人儿童。三是印发了《2024年平博888 “敬老月”暨老年文化艺术月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区广泛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敬老月”“老年人关爱帮扶”“老年文化体育健身”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四是出台了《平博888 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方案(2024-2026年)》,联合区消防、住建、市管、卫健以及燃气办等部门对全区养老机构开展了2次安全隐患联合检查,开展应急演练2次、安全教育宣传培训2次。
8.精康融合行动。引入第三方开展精神障碍社会工作服务,为30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康复服务,开展了技能培训、手工兴趣、家属支持等12场小组工作和15场社区活动,对80户家庭进行建档、随访,共计受益1500余人次。
二、2025年工作计划
1.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是落实好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支出型困难家庭和其他低收入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精准施保。二是持续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大社会救助“赣服通”申请的应用使用,积极协助困难群众通过“赣服通”申请相关救助。三是深化“七彩虹”帮扶工作,重点针对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心理疏导、照料护理、健康管理等关爱帮扶。四是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持续对辖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摸排,做到“应保尽保”。五是打造街道级未成年人服务中心和社区儿童之家,探索建立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社区儿童保护体系。
2.强化基层治理成效。一是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布局,培育发展一批社会组织,清退一批“无效低效”社会组织。二是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风险,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行为,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三是加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培训和示范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四是围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创新与实践,推动社会组织助力民生工程。五是探索推出“青云囍市”甜蜜经济婚俗改革品牌。六是整合东方喜宴、乔家栅、洛斯百年、梅湖景区等资源,探索“婚俗+文旅”融合改革途径,激发婚恋旅游市场新活力。七是打造“礼安青云”品牌,以礼厅式公益追思堂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推广“厚养礼葬”理念。八是与文旅融合项目结合,打造“朱姑桥梅村乡村地名文化看点,唱响“乡村著名”品牌。
3.优化社会基本服务。一是在辖区内挖掘适合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院或幸福食堂的服务用房,进一步完善全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二是引导有实力、信誉好的专业品牌机构连锁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良性运营。三是指导建立一批老年人志愿服务队伍,探索老年人志愿服务制度和模式,推动“银龄行动”。